博鱼sports“在中国,每年死亡人口两千多万,即使骨灰盒的摆放也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;如果留有坟墓,每年就有一座大型城市成为墓地,所以我认为:殡葬时不留坟墓,尤其是砖瓦水泥的永久性坟墓。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缺乏,森林林覆盖率底的实际情况,提倡将骨灰埋掉后,在上面种植树木来作为纪念,这就是我说的绿色殡葬。”
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广、坦荡的胸怀给了丁兆瑞极大震撼。其实坟墓只是人死后的一个标志。每个人一无所有来到世间,都是平等的,在短暂的生涯里,有了尊卑贵贱之分。而死亡又把所有人置于同一条线上,坟墓正是人们不接受死亡的平等,而力图证明自己独特的标志。而这种死后的尊卑是以吞噬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作为代价的。
丁兆瑞从河北省廊坊市上车,经北京、秦皇岛沈阳、长春、哈尔滨、齐齐哈尔到达内蒙西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的甘河镇,然后乘拉木材的小火车走了两个小时,他终于来到森林里,找到自己信念中的绿色,他觉得自己宣传绿色殡葬的长征活动应该把森林作为出发地。空气格外清新,天空特别蓝,他满是融身大自然的欣喜。
丁兆瑞没有停留,迈开腿开始走。这时天已经半黑,前边灌木丛里影影绰绰有一个黑影,他以为是自己步行以来碰到的第一个宣传对象,就想上前去搭话。距离还有二十米远的时候,黑影发出了一声嚎叫,恐怖的声音回荡在森林里。丁兆瑞双脚钉住了,冷汗湿透了脊梁,等他反应过来转身就跑。后来问当地的人他才知道可能是遇到“熊瞎子”了,而且是头吃饱的熊,不然自己早就没命了。
征途开始了,丁兆瑞身上只有平日里积攒的两千多元钱,他不知道自己要走多久,也不知道前方有什么艰难险阻等着自己。他尽力节省,吃最简单的,有时顺路采集一些野菜;多半是露宿。他逢人就宣传自己的主张,在集市、车站、机关。有时是十几个人,有时一两个人,他都不厌其烦。令丁兆瑞感到满足的是,他的主张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,有人在他的资料上签下自己的名字,有单位盖上公章以示支持……
走到哈尔滨时,丁兆瑞坐火车向东,来到绥芬河中俄口岸,下车后步行宣传回哈尔滨。1998年6月29日那天,雨越来越大,丁兆瑞走在牡丹江市的铁路线上。洪水夹着石块从山上倾泻下来,铁轨在他前面成了悬空的。丁兆瑞绕过险途去报告险情,然后把宣传品放在车站,登上了搬运石头的车……
1998年8月初,风尘仆仆,满身倦意的丁兆瑞走到秦皇岛市的大街上,心情万分激动;到河北了!离家近了!脑子里多日紧绷的弦一下子松驰了,晚上,他在火车站候车室的长椅上睡得格外香。醒来后,他却发现包丢了,里面有盖满公章的宣传品,纪念品和钱。车站附近邮局的一位女职员帮他印了宣传品,车站站长愿意给他提供回廊坊的车票,他拒绝了,带着人家给的一点食品上路了……
回到家的丁兆瑞失去了原来的工作,只好到一家广告公司当业务员。由于经济的原因,他把第二年全程进行回访的计划推到了2000年,一个广告公司帮他印制了精美的“真理的旅行——绿色长征”的宣传彩页。
2000年4月20日,丁兆瑞做“热身”,在北京市内徒步宣传,散发了四千份宣传品。在国家环保总局大门品,一位退休干部听完他的做法后十分感动,把他推荐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,电台对他的观点和行动十分感兴趣。自此,丁兆瑞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,他的个人行为也逐步公众化。
2000年5月16日,廊坊市政府、市环保局等部门召开了新闻招待会,为丁兆瑞壮行,市环保局资助他五百元差旅费。16日晚,丁兆瑞走进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,作为“人生热线”节目的嘉宾,与听众进行探讨与交流。北京台同时决定,每周一次通过长途电话对丁兆瑞进行跟踪报道。随后新华社、中中央电视台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一百多家新闻单位陆续对他进行了报道。
2001年5月20日中午,记者来到他在廊坊市区西小街的家,是一个建有四间北房及东西厢房的寻常院落,房子已有二十多年历史。丁兆瑞七十多岁的父亲给一个企业看大门,正要出去上班。丁兆瑞的卧室显得更加简单,他一年四季都开着窗户,与冬天的寒冷、酷夏的坟虫作对抗,他说为的是磨炼自己的意志。
丁兆瑞:已经有人与北京房山区菜家口村委员合作开发云居寺纪念林。2000年6月开始动工,栽值、维护五百余棵树木,其中就有夕阳林,该林就是以树代碑的骨灰林。到现在已经有人前来认领,我们已经看到满山坡的柏树,都挂着带编号的铁牌,刻着纪念的文字。
丁兆瑞:任何一个观念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孕育、磨合的,改变一个观念更是这样,需要长时间的努力。我从树葬的角度呼吁保护环境、减少浪费,是以整个人类的生存、发展为前提的,这使我常信心百倍。我不奢求立竿见影,只要作出自己的努力,这就够了。(安永强)